欢迎访问: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

科教传播

智能家居&健康技能

上一篇:下一篇: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IF=2.655)|你真的做好让智能家居服务个人健康的准备了吗?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能家居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家居通过网络通信、智能控制、数据联动共享等功能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也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有了日益紧密的联系,数字健康领域亦得到飞速发展。顺应了技术的发展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了一项2020-2025年全球数字卫生战略,倡导促进数字健康和应用数字健康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1],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赋能居民健康建设[2]

    2022610日,SCI期刊《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IF=2.655JCR Q3)在线发布了何飞英教授等作为第一作者,廖生武、陈江芸教授作为通讯作者,赵丽萍老师参与指导的,运用2021年横断面数据撰写的论文《Chinese adult segmentation according to health skills and analysis of their use for smart home: a cross-sectional national survey》(《基于健康技能的中国成年人细分及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分析:一项全国性横断面调查》)。该研究基于在中国进行的一项大样本人口调查,目的在于基于智能家居使用中的健康技能将中国成年人细分成几个群体,并在智能家居不同类别中分析每个群体的智能家居使用率情况。

    智能家居&健康技能

    一、基本信息

    作者

    何飞英,吴一波,杨娇,陈可儿,谢静雨, 玉素扑江·图尔荪,李乐欢,吴方竞,阚益凡, 邓雨茜,赵丽萍,陈静茜, 孙昕霙,廖生武, 陈江芸

    第一作者及单位:

    何飞英  南方医科大学 

    吴一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通信作者及单位

    廖生武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陈江芸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Chinese adult segmentation according to health skills and analysis of their use for smart home: a cross-sectional national survey

    Feiying He, Yibo Wu, Jiao Yang, Keer Chen, Jingyu Xie, Yusupujiang Tuersun, Lehuan Li, Fangjing Wu, Yifan Kan, Yuqian Deng, Liping Zhao, Jingxi Chen, Xinying Sun, Shengwu Liao and JiangYun Chen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IF=2.655,JCR Q3)
    doi
    10.1186/s12913-022-08126-8

    背 景

    数字健康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智能家居作为数字健康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智能家居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在家庭环境中实现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的设备。然而,大多数现有研究都集中在讨论智能家居对人的影响,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健康技能与智能家居使用之间的关系。

    目 的

    分析中国成年人的健康技能,并对其进行细分,以比较和分析每个群体使用智能家居的情况。

    方 法

    使用了1103118岁及以上参与者的数据,人群根据五个健康技能因素进行分组:感知社会支持、家庭健康、健康知识、媒体使用和慢性病自我行为管理,共有23个智能家居根据其功能分为三个子类:娱乐智能家居、功能智能家居和健康智能家居。分析了不同集群中智能家居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利用率,比较和分析了各组的特点及其对智能家居功能需求的差异。

    结 果

    通过对健康技能的调查,将具有不同特征的三组人群聚集在一起:良好健康技能、中等健康技能和较差健康技能。智能家居的使用率最高的是良好健康技能组(总智能家居:92.7%;娱乐智能家居:61.1%;功能智能家居:77.4%;健康智能家居:75.3%P<0.001);对于娱乐智能家居,智能电视的利用率最高(良好健康技能:45.7%;中等健康技能:43.5%,差健康技能:33.4%P<0.001);对于功能智能家居,智能洗衣机(良好健康技能:37.7%,中等健康技能:35.11%,不良健康技能:26.5%P<0.001)和智能空调(良好健康技巧:36.0%,中等健康技能:29.1%,不良健康技术:24.6%)高于其他类别;对于健康智能家居,运动手环的使用率最高(良好健康技能:37.3%,中等健康技能:24.5%,较差健康技能:22.8%)。

    结 论

    人们可以根据健康技能水平分为不同的类别,健康技能好的人对智能家居的利用率较高,政府和智能家居公司需要以各种方式关注智能家居使用不佳的人,以促进他们使用智能家居进行个人健康管理。

    关 键 词

    智能家居;数字健康;健康技能;

    聚类;中国家庭健康指数调查

    主要内容概览

    本研究中使用的技术数据于20217-9月在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进行。特调查为多阶段抽样,采用随机数表法,从各省和自治区各非省会地级市中选取2-6个城市,共120个城市;根据“2021年第七届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对120个城市进行配额抽样(配额属性为性别、年龄、城乡分布),使样本的性别、年龄和城乡分布基本符合人口特征。每个城市至少招募了一名测量员或一组测量员,每个测量员负责收集30-90份问卷,每个小组负责收集100-200份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获得每个参与的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并记录发给该人的问卷号码,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11,031份有效的问卷,具有高质量和准确的国家代表性,并符合伦理审查规则(JNUKY-2021-018)

    本研究的特征变量包括受访者的社会经济背景(年龄、性别、收入、户口、居住地、居住地、教育、公共保险、近期地点、慢性病、残疾、工作状况和政治)、家庭特征(婚姻、家庭类型、子女数量、家庭)和生活方式(饮酒状况)。

    通过文献综述、专家咨询、搜索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购物网站、淘宝等方式,确定了23种目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智能家居类型。并根据智能家居的功能分成以下类型:娱乐型(智能电视、VR眼镜、身体感应车 、智能音箱等)、辅助型(智能机器人、智能照明、 智能洗衣机、智能开关、智能门锁、智能马桶、智能驱蚊、电动窗帘、智能空调、智能衣架、智能监测等)和健康型(包括运动手环、温湿度传感器、智能插座、危险按钮、烟雾传感器、体脂秤、空气净化器、智能药柜等)。并结合调研利用公式生成智能家居的利用广度和利用率(分别应用公式:1、宽度=ns/Ns*100%ns指在列表中检查的智能家居数量,Ns是指智能家居的总数;2、利用率=np/Np* 100% (np指报告使用智能家居的人数,Np是指被调查的总人数)。并对不同集群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并进行相关性评估。

    首先,进行非阶层式K均值聚类分析,基于与健康技能相关的各个方面构建细分:社会支持、家庭健康、媒体使用、自我管理和健康知识普及。假设一个因子具有相对较大的集群中心值。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受该因素积极影响的集群。我们进行了方差分析(ANOVA)来探讨差异集群组之间的健康技能。之后,我们描述了这三个集群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二,采用方差分析(ANOVA)来探讨聚类组与人口统计学特征组之间的利用宽度分布。采用Te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聚类组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组之间的利用率分布。仅对智能家居使用率进行亚组分析,包括居住地(城市/农村)、性别(女性/男性)和年龄(45~59/60~75/76~)。采用双侧检验(α<0.05)来确定统计学意义。

    2 中国成人健康技能相关因素的集群。

    (注)分类定义:1级,良好健康技能;2级,中等健康技能;3级,健康技能差。自我管理:慢性疾病的自我行为管理

    2显示了每个聚类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协变特征。各组中女性的比例均较高。19~45岁人群比例较高,91岁以上人群比例较低(P<0.001)。三组间的某些特征变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在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状况方面(P<0.001)。集群1的收入为7501美元或以上的人口比例明显高于集群2和集群3。此外,集群1的大学和学士学位及以上学位的数量高于其他两个集群。此外,聚类2和聚类3的无占用比例明显高于聚类1

    如表3所示,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在整体智能家居、娱乐智能家居、功能智能家居和健康智能家居的利用广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其他组相比,集群1在总体和不同类别中的使用范围更高。集群2在娱乐智能家居和功能智能家居的广度利用方面略高于集群3。而在健康智能家居的广度利用方面,集群3略高于集群2。表3还描述了智能家居在人口统计和特征变量中的利用广度。这是一个受访者智能家居使用率较高的为女性,收入和教育程度较高,城市居住,居住在核心家庭,有公共保险,无慢性病或残疾(P<0.001)。然而,在娱乐智能家居类别中,女性对智能家居的利用广度要低于男性对智能家居的使用范围。

    由表4可知,三组间在三类整体智能家居的使用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具有良好健康技能的一组对智能家居,特别是功能家居的利用率较高,利用率为77.42%。这远高于中等卫生技能组和卫生技能较差的人群。除中等健康技能组的娱乐智能家居使用率高于健康技能差组外,功能和健康智能家居的使用率均低于健康技能差组。在娱乐类中,智能电视的利用率最高,而VR眼镜和车身传感汽车的利用率较低。对于功能类,智能洗衣机和智能空调的利用率较高,而电流、智能换衣机、智能蚊子应答、智能机器人的利用率较低。对于健康智能家居,运动支具、体脂秤、空气净化器使用频率较高,而温湿度传感器、危险按钮、烟雾发射器、智能药柜使用频率较低。

    从表5可以看出,城市人口、中年人(45-49岁)的智能家居使用一般优于农村人口和老年人(76岁)。VR眼镜、身体感应汽车、智能电视、智能支架、智能支架、智能药柜、智能插座、温度、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使用量高于女性。与此同时,性别差异在智能衣架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说明女性的使用率高于男性。

    在描述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该研究关注到中国社会不同地域、性别、年龄群体的特殊性,并对农村老人等弱势群体、女性给予密切关注。研究发现,城市人口、中年人(45-49岁)的智能家居使用一般优于农村人口和老年人,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对智能家居的理解是重要的原因。智能家居建立在互联网上,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比城市地区落后,数字鸿沟障碍导致数字健康在农村地区传播普及不足,这是智能家居的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男女之间收入和社会分工的差别也导致性别间使用智能家居的倾向的差异。

    最后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实施数字健康战略需要产品制造商和政府的一致支持。老年人在消费产品时更加考虑到易用性和实用性,制造商应该更加关注老市场,简化产品的步骤和界面设计。同时,智能家居的制造要更深入地关注残疾人的实际设备需求,拓宽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农村居民和妇女等群体的市场,提高智能家居在不同群体中的利用率,不断改进他们的产品。政府还应重视加强居民的卫生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总体卫生技能,从而增加他们的需求。研究的建议具有现实意义,为相关政策和方案提供专业的支撑。

    亮点

    1.研究数据质量高且具有全国范围的代表性。

    2.调查方法科学有效,具有创新性。

    3.关注不同群体具有现实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Global strategy on digital health 2020–2025.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0924.

    [2]. Mou J, Zhao S, Wu D, Luo J, Yin X, Gong W. Infuence of mediating/moderating efects of health skill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n heal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 Zhonghua Liu Xing BingXue Za Zhi. 2014;35(2):134–7.

    二、作者简介

    1、何飞英

    何飞英,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广东省高教委注册心理咨询师、FMCH青年编委专家、身心医学期刊青年编委、白求恩精神医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健康与医疗产业专委会会员,主要从事健康政策与经济、身心医学、健康老龄化、健康保障研究等相关研究工作,已围绕养老服务量表研究协作机制研究开展20余课题研究,其中,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3项,市级课题8项,在SCI/SSCI以及国内相关领域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共发表相关养老课题论文20余篇。

    2、吴一波

    吴一波,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Current Research in Public HealthISSN: 2831-5162)主编,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常务委员、高校学组联合发起人,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副秘书长。IJERPHVaccinesFrontiers in PsychologyQ1/2区学术期刊客座编辑、审稿专家。主持或参与40余项科研课题,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ResidentsPBICR)项目发起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Lancet Oncology等国内外同行评议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起草/执笔专家共识3部,撰写学术/科普著作14部,主编/副主编6部。曾获得The LANCET Summit优秀论文(Oral)、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奖等。

    3、杨娇

    杨娇,南方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专业(在读)。在BMC health service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BMC Health Service ResearchBMC Medical Education发表文章共四篇。主持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本科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广东省卫健委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委员会科研项目两项。曾获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紫荆论坛本科生组优秀论文三等奖。

    4、廖生武

    廖生武,广西北流人,南开大学医院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在任职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急诊片区党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副研究员。
        
    近年来,廖生武同志先后组织专家教授为群众科普医学知识活动,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广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900多篇,其中获奖新闻作品10幅(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同时廖生武同志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研究,先后被评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医院人文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职业教育信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与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痛风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老年健康协会副秘书长,并被《中国医药导报》等杂志聘为编委、审稿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项目29项,科研经费总计达300多万元。在核心期刊《中国全科医科》《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等杂志发表互联网+”“医养结合”“人性化医疗服务等科研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期刊收录的论文8篇,专利发明46项。其中调研撰写的《互联网十背景下医院门急诊医患沟通技巧及改进路径研究》,《文化建设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等25篇医院管理相关论文获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伦理与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的主题征文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为医院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018
    年获得广州市基层科普工作优秀科普工作者表彰,被南方医科大学公卫学院评为实践型研究生导师。

    5、陈江芸

    陈江芸1991.8-),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与方向为卫生改革与政策、健康老龄化、实施科学。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6项。参编著作14部,连续3年担任首个教育部认可的卫生改革与发展绿皮书系列《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副主编/编委、全国高等学校医疗保险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社会保险学》、《健康保险学》(科学出版社)编委。在SCI/SSCI以及国内相关领域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28篇,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BMC Geriatrics, BMC public health, BMC Medical Education,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全科医学》《医学与社会》《中国统计》《中国健康教育》等北大核心/CSCD/CSSCI期刊发表论文13篇,在《光明日报》、《光明网》、《健康报》、《中国人口报》等国内主流媒体上刊文5篇。获软件著作权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第六届乐凡杯全国高校医疗保险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三、关于我们

    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课题组是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指导下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以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纯公益科研课题组。课题组下设问卷调查与健康促进、结构方程与健康行为、干预追踪与临床照护、量表设计与心身医学、健康偏好与卫生经济、访谈咨询与二次研究6个理论小组以及秘书处、翻译小组、运营小组、联合编辑部4个实践小组。

    课题组依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高校学组等学协会组织,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ResidentsPBICR)等高质量数据库,Psychosomatic Medicine Research(心身医学研究)等中英文学术期刊开展研究工作。目前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等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的12位指导教师、55位硕/博士研究生、48位本科生,专业覆盖公共卫生、护理、临床医学、新闻传播等专业。

    截止到20226月,课题组共申请并中标60余项课题,牵头制定并发布国内首个健康科普作品科学性评价标准专家共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健康传播伦理共识,在SCISSCICSSCI等同行评议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9本。20221-6月最新发表或被接收SCI/SSCI论文18篇(10篇为JCR Q1区)。

电话:029-33684701
邮箱:793035049@qq.com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学园统一西路35号
网址:https://yswh.csiic.com/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 © 2020-2022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5002589